您的位置:首页 >特色 > 正文

在非遗传承中提升文化自信

电白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再次取得阶段性突破。近日,茂名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,全市共70个项目入选。其中,电白12个项目入选,数量与化州并列各县区之首。

纵览茂名历次市级非遗推荐申报,本批公布入选数量最多,达到70项。从官方透露的细节得知,这得益于茂名实施的非遗“倍增计划”,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、技艺相继被挖掘与传承。

非遗“倍增计划”对电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挖掘的影响也很直观。公开报道显示,此前电白共有非遗项目25项,其中4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4项为茂名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项目。此次12个项目入选,不仅大幅度拓展了非遗的数量,也体现了近年来电白不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,全面加强非遗保护、传承、创新和利用取得的成效。


(资料图)

保护好非遗,就是在传承文化基因,守护民族文化的根和魂。12个项目涵盖传统舞蹈、传统美术以及传统技艺,最让人惊喜的是,水东鸭粥烹饪技艺也在其中。作为一种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,水东鸭粥已经得到许多食客认证。从另一个层面看,这种来源生活又反哺生活的传统技艺被列入非遗,正是人们生活中彰显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。

传承和弘扬非遗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。从浮山龙狮、贝雕到电白香席,到茶油、花生油、萝卜干、虾皮等制作技艺,再到如今的水东鸭粥烹饪技艺……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区人民生活劳作的历史见证,也是一个重要载体,它们凝聚的文化特性,成为地区发展承上启下的精神源泉。

推动非遗产业化,以文化为经济“造血”。非遗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,也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。在大力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当下,激活文化要素、推动非遗产业化发展和文化产业振兴提供了新思路。如此次入选的谭儒萝卜干制作技艺、霞洞番薯种植技艺、水东芥菜种植技艺等,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产业基础,融入非遗文化,讲好产业背后的故事,将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。

推进非遗进校园,让文化在一代代人的手中传承。非遗传承的种子,需要在紧靠时代前沿的土壤里播种,这生生不息的秘诀是校园里的青少年一代。番薯种植、萝卜干制作等走进劳动教育课堂,浮山龙狮、武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,电白贝雕、香席培养学生美学感知,非遗进校园,还有无限可能。

开展非遗入社区,让文化回归民间、扎根社区、融入生活。文化从来不是高高在上,它来源生活也应该回归生活,它是生活气息。无论是街头巷角的一碗水东鸭粥,还是贝雕、香席,推动非遗进社区不仅是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手段,也是文化繁荣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途径。

历史是文化的载体,文化是历史的血脉。每个人都是非遗传承者,要自觉承担起非遗文化的传承、弘扬、保护的时代重任,在保护非遗文化中提升文化自信。

邹祥亮

(文章来源:南方日报)

标签:

热门资讯

最新图文

资讯播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