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特色 > 正文

花钱买死罪,价格还挺贵

(王恢 形象)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王恢,燕国人。

当然了,他所生活的年代,燕国早就灭亡了。

别说燕国灭亡了,就连秦国也早就灭亡了。

道德三皇五帝,功名夏后商周。

七雄五霸斗春秋,顷刻兴亡过手。

他所处的时代,是西汉武帝时期。

王恢这个人呢,最一开始,是西汉朝廷的边吏,就是西汉边塞地区的小官,后来一路升职,从地方到中央,最后当上了朝廷的大行令。

大行令,我们一般也叫做鸿胪卿,主要负责朝廷赞导礼仪方面的工作。

你说这个官职很重要吧,谈不上,因为管礼仪的没有实权,一兵一马也调不动,手里也不掌握任何一点有关这个王朝的资源。

但是你说这个官职不重要吧,那也不妥,因为西汉王朝沃土千里,幅员辽阔,官僚多,百姓更多,皇帝要靠什么来管理他的国家?

靠的不是武力,更不是法律,而是礼仪。

在中央,有一套以儒家学说为基础而制定的严丝合缝的礼仪,上下臣公乃至皇帝本人都必须遵守,这样就可以给天下人以示范,让天下人来效仿。

(礼仪)

不过很显然,王恢对他的礼仪工作并不是很感兴趣,他在朝廷里只要一有机会,他就想要参与军事工作。

西汉的军事工作,主要是朝廷和匈奴人之间的关系处理。

王恢这个人,由于当年在边地的生活和工作经验所致,让他了解到了匈奴人的蛮横无理,以及对西汉边民烧杀掳掠所带来的伤害,所以他非常反感匈奴人,在朝廷里一直是主战派,主张武力出兵解决争端。

但是,打仗这种问题,尤其是对匈奴的作战行动,那不是一件小事儿,一打仗上上下下可就都得调动起来,要打造军械,要筹措粮草,那不仅仅是人事上的行动,那也是要花钱的。

你王恢想要打仗,你得拿出具体可行的方略和计划来给汉武帝看,汉武帝觉得行,那才能够执行,你什么都没有,没想法没计划,上来就想要蛮干,那皇帝肯定也不支持你。

所以,当时的汉武帝不太支持王恢,而是打算和匈奴和亲。

和亲,就是从本朝选出个宫女册封为公主,然后远嫁到匈奴去,这么一来匈奴和汉朝有了亲戚,就没有理由再开战了。

王恢当然反对和亲,但是为了说动汉武帝,他需要一个完备且足够靠谱的作战计划。

而这个计划,很快就出现了。

在西汉的马邑,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朔州市,有一个叫做聂壹的商人。

(聂壹 形象)

注意,这个聂壹啊,他不是普通商人,而是富商,特别有钱有实力的那种。

聂壹有天就找到了大行令王恢,表示我听说你一直想要征讨匈奴,我这有个计划,咱们可以研究研究。

王恢一听来精神了,询问是什么计划,聂壹是这样说的:

你看啊,现在朝廷和匈奴正在和亲,属于是蜜月期,关系很不错,双方都很有信任感,也不设防,所以咱们可以趁着这个机会,勾引匈奴从大漠里出来,让他们往边地这边走一走,然后咱们提前埋伏好军队,给他们来个伏击。

王恢一听这行啊,于是追问那具体要怎么办呢?

聂壹说好办,我这两年一直在和匈奴人做生意,匈奴人的军臣单于我打过好几回交道,我可以借着跟他做生意的由头,告诉他我在马邑屯了很多财宝和货物,同时我还愿意在马邑发动兵变,杀掉当地的县令,连带着把巨额财富和马邑城都献给他。

匈奴单于肯定顶不住这样的诱惑啊,他肯定是率领大军要来马邑城里拿财宝,到时候西汉军队提前在马邑埋伏,还不就是瓮中捉鳖,一网打尽么?

这个想法,很快被王恢认可,王恢又很快在朝堂上和盘托出,禀告给了汉武帝,希望得到武帝本人的支持。

王恢想要打匈奴,但朝廷里的一位御史大夫韩安国却强烈反对王恢的这个计划。

啊,当年西汉高祖刘邦那是多么英明神武个人呐,他和匈奴人打仗,况且被匈奴人在白登山围了七天,你一个小小的王恢,就要搞这么大阵仗,你能对付的了匈奴人吗?万一失败了,谁来担责,谁来背锅?

韩安国认为王恢的计划太过冒险,而王恢也认为朝廷主和,一直和亲,那也不是办法。

(韩安国 形象)

每次和亲之后维持个几年的和平,西汉和匈奴就又会开始交恶,一交恶,那就在边地打仗,一打仗,老百姓的日子就不安生,所以还不如主动出击,奇谋破敌,这次把匈奴人打老实了,以后那还不是一劳永逸?

韩安国和王恢一顿吵,最终,汉武帝选择了支持王恢,要对匈奴人有所行动。

汉武帝为了支持王恢的计划,调了精兵三十万,由韩安国,李广,公孙贺这三位将军率领,埋伏在马邑城外的山谷中。

而为了保险起见,汉武帝又派给王恢三万多军队,命他驻扎在代郡,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蔚县东北部,让他从侧翼袭击匈奴。

埋伏工作安排妥当之后,这个最初提出计划的商人聂壹也上场了。

这个聂壹,还真是艺高人胆大,天也不怕,地也不怕。

他孤身一身出塞,联系上了匈奴的首领军臣单于,表示自己现在有一支几百人的敢死队,自己可以指挥这支队伍袭杀马邑城的县令,控制马邑城的指挥权,然后献出马邑城给匈奴。

你们匈奴人到时候看到我占领了马邑,直接派大军来接管马邑就可以了。

当然了,接管马邑的同时,我这么多年来囤积在马邑城中的巨额货物我也直接送你们了。

军臣单于一听这不是好事儿么,这不纯纯是天上掉馅饼么,立刻就答应了聂壹,然后亲自带着十万大军向马邑进发。

(军臣单于 形象)

当然了,毕竟是匈奴单于,军臣单于也没有说傻到一定份上,为了保险起见,他还是先派出了一位匈奴使者先行进入马邑城,探听聂壹的虚实。

怎么着,你不说你能斩杀县令,控制马邑城么,我看看你到底真有这本事,还是跟我吹牛呢。

聂壹当然不会杀掉马邑县令,而是和县令密谋,杀掉了县衙大牢中的一个囚犯,然后把这个囚犯的头挂到了城门上,最后对外散步县令已经被斩杀,马邑城已经被聂壹控制的消息。

使者这么一听一看,上当了,立刻回禀军臣单于说马邑一切正常,没有问题,让单于赶紧赶路。

听到这个消息之后,军臣单于可以说是彻底按捺不住他激动的心和颤抖的手了,立刻从武州塞,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左云县而入,直奔马邑。

大军开足马力一路狂奔,到了距离马邑城不过百里的地方时,军臣单于突然发现,有点不太对劲。

怎么不对劲呢?自己来的这一路上,实在是太过安静,太过顺利了。

沿途看不到任何百姓,也寻不到任何西汉军队的踪迹,仿佛人家就是故意盼着你来,等着你来的。

别的都不说了,沿途自己看到成群结队的牲畜在吃草,但是却看不到一个牧民放牧,这是不是太奇怪了?

小心驶得万年船,军臣单于为了以防万一,于是叫手下的兵士们攻下了马邑附近的一个小亭,抓获了一名守卫小亭的尉史。

(尉史 形象)

匈奴人对尉史一顿严刑拷打,结果这小小尉史没挺住,直接就把西汉朝廷下的这一盘大棋和盘托出,全都交代了。

按说这西汉朝廷的保密工作,做的也实在是不咋地,这么重要的计划,那你应该是除高级将领之外谁也不能泄露,怎么能公开到守亭小吏都能知道的地步呢?

反正不管怎么说,军臣单于发现自己上当了,他知道自己马上就要中圈套,二话不说调转马头,直接就撤走了。

这个时候,王恢同志的三万大军已经从代郡出发,准备从侧翼袭击匈奴了,结果却从前线听到了匈奴人不仅没有走入包围圈,反而已经撤军的消息。

王恢一寻思,匈奴人撤军了,那他们就是没上当,他们没上当,说明他们没有被西汉主力军队攻击,那他们就还是完整的军备,自己这三万多人如果硬要追击,那搞不好还要吃亏,所以王恢就没出兵。

韩安国和李广等人还不知道匈奴人已经撤军的消息,还在马邑城附近等啊等,等啊等,结果左等匈奴人不来,右等也不来,最后实在按捺不住,干脆主动追击,可问题是,这个时候的匈奴人,早就已经逃遁大漠,不见了踪影。

(李广 形象)

这场埋伏战,就这么打了水漂,闹了个白玩。

汉武帝相当生气,这不纯纯是白折腾么?

皇帝勃然大怒,将矛头指向了最初提议作战的王恢。

当初是你要打匈奴人,结果人家韩安国后来都主动出击了,你在侧翼却按兵不动,你这不是畏惧匈奴,观望畏敌么?

汉武帝二话不说就把王恢下了大狱,王恢百口莫辩,只好自杀谢罪。

这个在西汉历史上并不太知名的王恢,就这么死在了幽暗的监牢之中。

老实说,这场战争也许王恢真的有畏战之心,但王恢不出兵,也真的是有他自己的理由。

汉武帝之所以如此生气,一是因为王恢没出兵,二是因为皇帝本人心里也比较恼火,开开心心的出兵,结果闹了一圈就这么灰头土脸的回来了,皇帝能不生气么?

但,汉武帝处罚王恢,也许还有更为深远的理由,那就是用王恢来杀一儆百,杀鸡儆猴。

这个时候的汉武帝,已经对匈奴人起了杀心了,年轻的西汉帝王已经打算发动他那在未来震惊世界的远征计划,所以他需要用王恢来提醒西汉的将士,只要上了战场,就一定要战斗不息不止,绝对不能犹豫和退却——后来那些西汉将领们上了战场之后大都是不死不休,就算是拼到最后一个人也不敢稍微避匈奴之锋芒,从这一点来看,汉武帝的确达到了他想要的结果。

当年那个枯坐狱中的王恢为了求生,还曾经买通朝廷里的权臣田蚡,再让田蚡联系上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,用王太后的关系为自己求情。

朋友们,如果王恢没花钱找王太后为他求情,那么他也许还能活下来,可恰恰就是他联系外戚为自己保命的操作,使他走上了绝路。

(汉武帝刘彻 形象)

年轻的汉武帝一直想要做一个独断专行,自己能说话做主的皇帝,他皇帝生涯前期最重要的任务,就是集权。

试问,对汉武帝来说,什么是他集中权力的最好方式?

是以他为中心从而发动大规模的战争,这样皇帝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军政民大权一把抓。

马邑之谋虽然失败了,王恢虽然下狱了,但是王恢对汉武帝来说,完全有再使用,再启用的条件和机会。

皇帝完全可以利用王恢,树立起一个知耻后勇,屡败屡战的将领形象来。

但王恢偏偏跑去找外戚,让外戚替自己求情。

王恢这么一找外戚,外戚就有了数落皇帝的口实。

你看看,你手下的将领打了败仗不说,还得让我来求情...

如果让外戚借着王恢抓住了汉武帝指挥战争失利的把柄,那么汉武帝以后就将会失去再次发动战争的合法理由。

因为在这之后,每当汉武帝想要再打匈奴的时候,外戚们就会说:

当年皇帝耗费三十万兵力一无所获,足以说明君王不知兵,纯属瞎折腾。

所以,王恢同志独自一人在监牢里复盘出这一切的时候,他终究会猛然发现,自己花钱“买”了个寂寞,买了个死。

走投无路的王恢,才会自尽谢罪。

用人之道路,用权之得失,这对君臣在这样的时刻里,终于摸索出了,自己的命运。

标签:

热门资讯

最新图文

资讯播报